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 “灵动”起来,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这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挑战与目标。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从云南丽江出发,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中央和长江沿线11省市的百余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沿江而行,先后到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11个省市,带领读者、观众、网友深入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新面貌和新思路。

对于地方媒体来说,参与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活动的机会弥足珍贵,这不仅是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展示台”,更是新闻工作者求之不得的“练兵场”。此次主题采访活动,规模之大、行程之长、历时之久为近年少见,笔者和两位同事有幸参与其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业务能力。

回顾这次报道,浙江日报精心策划、倾情投入,我们以融媒体传播为手段,以及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实时传递采访动态;我们以独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反映长江沿线各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生动火热的实践,唱响重大主题报道的“长江之歌”。重大主题报道,因为其重其大,操作不好容易给人重而臃肿、大而空洞的感觉。重大主题报道能不能“灵动”起来?经历这次参与“大江奔流”主题采访活动,我们感觉到,在新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破除重大主题报道模式化、程式化的窠臼。

百姓视角彰显主题

过去,一些重大主题报道追求宏大叙事但把握失当,从标题到文本面面俱到,有虚高蹈空的倾向。这样的报道,即便文内反复阐述重大主题所在,传播效果也相当有限。接到参加“大江奔流”主题采访活动的通知后,报社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带领参与采访记者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历经多次讨论后,确定报道方案和思路:报道着眼点、着重点,要打破“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俗套,转过身来眼睛向下,深入基层、现场,从群众的情绪和需要来审视各项工作,以百姓的视角来报道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彰显重大主题。

整个采访活动期间,浙江日报记者始终遵循这一既定方针进行报道。笔者参加了上半程采访活动,记得“大江奔流”行至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根据安排,采访团将聚焦当地产业扶贫情况。车子开到村里,笔者并未采访地方安排好的村民、相关部门领导等,而是径直走进附近村民家中。在和村民蒋仕荣一家的闲聊中,听到了一个通过种李改善生活的温馨故事。蒋仕荣最近的烦恼是李子“丰产不丰收”。笔者在报道中,从村民蒋仕荣的“烦恼”说起,引出精准扶贫怎样更精准的话题。报道见报后,记者联系了当地政府部门,蒋仕荣说,当地干部已经来走访了解情况,明年他会考虑加入合作社,希望能摆脱“丰产不丰收”的烦恼。

我们努力尝试,将重大主题报道的着眼点落在普通人日常生活里最朴素的愿望上。瞄向“小人物”,采用“小叙事”,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把普通人、平凡事进行本色化呈现,让叙事方式返朴归真。越是主题重大,越要“放下架子”,采用人性化、故事化的写作手法,让读者感受真实和朴实的力量。滇池游船上的安全员,每天在游船上班,一天天看着滇池水越来越清;乌江上的养鱼人哭着拆除网箱,为了保护乌江,流着泪述说自己心甘情愿;赤水河边生活大半辈子的居民见证了工厂搬走、江水变清,感觉到与赤水河从未有过的亲近……走进人、关注事、印证主题,这些故事看似普通,却都深刻揭示了长江生态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绵绵滇池水 久久治水功》《金沙江畔柳成林》《茶香溢远兴湄潭》等报道,均遵循了这样的报道思路,反响较好。

浙江日报还就创新报道形式进行了探索。有人说,形式也是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笔者看来,重大主题报道就是记者、编辑引领读者顺着自己的认知思路和方向看问题。浙江日报旗下微信公号“涌金楼”开设的“涌金君走长江”专栏,以“走读日记”的形式,带领网友走长江路,悟发展经。新闻日记这种富有表现力的体裁,它不追求全景式、俯视式报道,而是尽力运用一种更为自由、更加平和的表述方式。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以近乎口语化的文字,自然、直白、简洁地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充满了生活味、亲和力和新鲜感,使得读者透过字里行间,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感其情。总之,这种报道形式充分运用外视角的连接贯通功能与内视角的亲历真实优势,赋予了报道更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宏观主题与微观细节得以紧密结合,报道起到见微知著、以点带面的效果。

深入思考回答问题

主题报道是不是只限于“报喜不报忧”?当然未必。笔者认为,除了解读政策、反映事实,重大主题报道理应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作出分析和回应。本次“大江奔流”主题采访活动,三峡工程是采访行程中一个“网红点”,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从论证、建设开始就饱受非议。近年来一些谣言更是甚嚣尘上,汶川地震、重庆干旱和暴雨是不是三峡工程引起的?鄱阳湖和洞庭湖旱涝、长江口海水倒灌与三峡工程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近年来各界对三峡工程比较有代表性的质疑。

采访前,笔者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印象极为深刻。作者是一位旅美作家,其父是国内某著名大学鱼类生物学教授。她在文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父辈抢救长江鱼类的往事,夹杂着苍凉、无奈和或隐或现的希望。笔者心头的疑问也越来越多:应该如何看待三峡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应该如何评估?采访前,笔者又翻出这篇文章反复阅读。我的疑问也是很多人的疑问,基于此,在思考报道角度和内容侧重的时候,笔者放弃了诸如三峡大坝发电量创世界纪录、世界最大的升船机等常规内容,转而试图探讨“如何看待三峡大坝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这一话题。

在三峡集团采访时间只有短短两三个小时,采访中,笔者除了见缝插针向三峡集团流域枢纽管理局专家、长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负责人请教,采访结束之后还通过微信继续交流,最终通过他们找到了一些权威素材。其中,曾参与组织了三峡工程论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最近关于三峡工程的一番讲话,让笔者有茅塞顿开之感。陆佑楣院士认为,“如何评价这一现象本质上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他说,生态的本意是自然界一切生物间相互依存的状态,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存在所谓的“原生态”和一成不变的生态平衡。生态取决于环境,环境的变化必然产生新的生态,而环境好坏的标准则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结合现场体验和专家解读写成《满身“世界之最”的三峡工程一肚子委屈,你怎么看?》,此文发表在浙江新闻客户端,被中宣部全网推送,最终获得100多家新闻网站转载,全网阅读量超过300万。

由此可见,重大主题涉及的政策、中心工作、热点等影响较大,与之相应的重大主题报道只有有思想、有见解、有内涵,才能更好深化主题,成就报道的厚重。有深度才能被接受,有接受才能产生影响,有影响才能谈得上引导。更进一步说,在新媒体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技术、新传播手段,传统纸媒的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文字的表现力或许不如视频(直播),生动不如游戏(H5)等多媒体形式,但是文字承载深度思考,自有其独特魅力。

开放互动设置议题

“叫好不叫座”,这是当前一些主题报道存在的尴尬现状。记者编辑做得很辛苦,业界反响也不错,唯独广大读者不买账。缘何?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重大主题报道习惯了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很少从读者的感受出发来组织和策划报道。另一方面,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由于主题宏大,牵涉背景深厚,时间跨度较长,很多材料都是静态的过去式,因此,媒体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大而全的综述式报道的套路,或者陷入堆砌数字的成就式报道窠臼。要改变这种教条加静态的情况,就必须让重大主题报道“动”起来,要尽可能调动读者,让他们有途径参与到报道中来。

这次“大江奔流”主题采访采取了一个很好的形式——行进式采访,这种采访形式时效性强、动态感十足。在长达一个月的行程中,记者们围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主题,边行进、边采访、边发报道,有的媒体开展视频直播,各家媒体还在当天的报道里预报次日行程,设置悬念,最大程度地把读者和网友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有网友称,“特别享受那牵人心弦的一环环扣着‘章回’悬念的独特魅力”。通过身体力行的采访实践,记者们对长江经济发展有了深刻的感悟,以沿途见闻、亲身经历展现了今天长江沿线各地发展的现状,“大江奔流”成为网上一个热门话题。

互联网时代,媒体越来越强调“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借助日益先进的新媒体手段,实现上下、内外互动同样很重要,这也是避免主题报道面目呆板的一种有效手段。浙江日报尝试借助新媒体力量,做成开放式话题,吸引民众主动参与,让受众成为主题报道的最直接推动力。这次“大江奔流”报道,浙江日报全媒体报道火力全开。除了在浙江日报重要版面开设专栏,浙江新闻客户端和浙江在线网站专题集纳,浙江日报旗下“涌金楼”微信公众号也开设相关专栏。特别是借助集团运营资源,在今日头条、UC头条、腾讯新闻等10余个外部平台,主推“大江奔流”系列报道,不少话题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在笔者朋友圈以及微信公号后台,经常能看到留言,“下一站哪里?”“什么时候写到武汉啊?”……报道在读者中形成了一定的期待,也激励了作者和读者的良性互动。

一个深切感受是,在与受众、网民互动中,要对网友评论迅速做出反应,特别是对“异质思维”要有包容性,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多反映普通人的心声。这次尝试也启发我们,重大主题报道应当通过与网络等新媒体联动,有效设计载体,搭建新平台,及时广泛吸引读者点题、撰文或从读者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多方满足读者需求,以提升报道的实际效果。

传媒评论:https://mp.weixin.qq.com/s/V87dfsn--4IO2CNF_iH7mQ